本报讯近年来,怀宁怀宁县以美丽乡村建设为依托,县培乡风为培育崇德向善的育崇文明乡风夯实根基,使得乡村环境美了起来,善新淳朴民风好了起来,怀宁村民素质高了起来。县培乡风
文化服务体系不断健全。育崇该县所有村(社区)均建有文化活动室、善新农家书屋,怀宁配备有专职文化管理员。县培乡风高河镇谢山村荣获“全国文明村”称号,育崇谢山农民文化乐园被评为全省农民文化乐园示范工程;黄墩镇同元村群众自捐自建的善新“农民练歌房”,成为乡村文艺爱好者的怀宁乐园。
乡风文明建设持续推进。县培乡风该县持续开展“怀宁好人”“好婆媳”“最美农家”“五好文明家庭”“道德模范”等评选表彰活动。育崇平山镇大洼社区司山村民组率先成立村民理事会,推行“自己的事自己办,大家的事商量办”的“自治、自理、自建、自享”民主管理模式;石镜乡规范“道德讲堂”建设,弘扬“善、敬、信、礼、孝”,推动移风易俗;雷埠乡激活传统乡贤文化资源,积极发挥“新乡贤”的示范引领作用。
传统民间文化得到保护。平山镇邀请省内外专家学者,深入研究并考证明末文科状元刘若宰的孝道文化和状元文化;高河镇注意保护古寺庙福慧寺和三鸦寺;洪铺镇做好“金鸡碑”周边基础设施建设,抢救保护牛灯戏这个“戏曲活化石”;雷埠乡将古商道曙光村韩上屋打造成为市级美好乡村示范点,村内多棵百年古樟树等资源被保护。
农村文艺演出常年不断。该县每年都在各村镇举行“村民春晚”,积极开展“送戏下乡”“送电影下乡”“黄梅戏进校园”等活动,石牌片区的乡镇都成立了黄梅戏票友协会,所有乡镇都组建了广场舞舞蹈队,充分利用文化广场和乡村大舞台开展戏曲表演、广场舞比赛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娱活动;洪铺镇还开展了“怀腔在民间”专场展演,把“夫子戏”重新搬上了舞台,“牛灯戏”正在申报省级非遗。
(通讯员钱续坤和永红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