百科

让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肥东门歌“唱进”互联网

字号+ 作者:树玉 来源:{typename type="name"/} 2025-05-29 07:07:39 我要评论(0)

当前,肥东门歌积极“唱古说今”,弘扬主旋律,深受当地群众喜爱。针对肥东门歌面临的传承问题,专家建议,应充分利用新媒体手段推进门歌“入驻”互联网,力争让更多人了解、喜欢这一传统艺术。“门歌”又称“锣鼓

   当前,唱进肥东门歌积极“唱古说今”,让省弘扬主旋律,首批深受当地群众喜爱。非物针对肥东门歌面临的质文传承问题,专家建议,化遗应充分利用新媒体手段推进门歌“入驻”互联网,产肥力争让更多人了解、东门喜欢这一传统艺术。歌互

  “门歌”又称“锣鼓书”,联网是唱进流行于皖中、皖东、让省皖西一带的首批传统说唱艺术形式。2006年,非物“门歌”入选安徽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。质文肥东门歌是肥东乡土文化的代表,新中国成立后,肥东门歌文化在不同时期都取得了长足发展,优秀歌手人才辈出,特别是殷光兰还将门歌从田间地头唱进人民大会堂。

让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肥东门歌“唱进”互联网

  随着时代的发展,门歌和多数曲艺一样,逐渐面临观众减少、传承困难和人才流失等问题。为此,肥东县加大非遗项目保护与传承,各地结合本地实际加大对门歌文化的支持力度,其中,响导乡就依托响导文化艺术有限公司建立起“非遗传承基地”。基地负责人魏克船出身于庐剧世家,17岁开始登台表演,挑大梁唱庐剧,肥东门歌也唱得非常地道。

让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肥东门歌“唱进”互联网

  在肥东县文化部门每年举办的“送戏进万村”活动中,魏克船和他的团队经常受邀参加演出,“门歌”就是一个“标配”的演出节目。肥东县响导乡文旅办主任张冬训说,近年来,响导文化艺术有限公司推出了一批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作品,用传统戏剧引导群众践行社会新风尚,进一步丰富了群众精神文化生活。

让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肥东门歌“唱进”互联网

  据魏克船介绍,他和两位队员都是专业庐剧演员,其中一名演员是他的徒弟李德玲。李德玲今年53岁,她7岁就开始唱门歌,当时是真正串门演唱,后来不再走村串户了,但是门歌已经成了她生活的一部分。

  如今,魏克船和他的队员们都不再年轻了,这门艺术由谁来“接棒”?

  “传统艺术传承,还得培养新人。”安徽省民歌研究会会长、合肥师范学院副教授陈晓对此表示,传统艺术通常受地域限制,影响范围较小。各地应该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搭建新的舞台,特别是推进门歌走进互联网,引导更多人接触门歌,了解、喜爱门歌。(记者 许露瑶)

1.本站遵循行业规范,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;2.本站的原创文章,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,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;3.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。

相关文章
  • 吸添,探索网络上的免费观看资源与剧情魅力

    吸添,探索网络上的免费观看资源与剧情魅力

    2025-05-29 06:28

  • 用“她”力量传递“她”温暖

    用“她”力量传递“她”温暖

    2025-05-29 05:59

  • 南陵县家发镇马山村:志愿红助力人居环境整治

    南陵县家发镇马山村:志愿红助力人居环境整治

    2025-05-29 05:13

  • 新年送您一张“全家福”

    新年送您一张“全家福”

    2025-05-29 04:55

网友点评